梨树锈病的发生和防治

关键词: 防治措施 发病规律 梨锈病          发布时间:2017-05-04 21:11:57

梨树锈病又叫赤星病、羊胡子,是梨树的主要病害。有转主寄主桧柏栽植的梨产区,发病较重。梨锈病常引起叶片早枯、脱落,影响梨树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树势。幼果感病,引起畸形、早落,对产量影响很大。

 

1症状

梨锈病主要为害梨的叶片、新梢及幼果。叶片受害后,开始在叶片正面产生黄色有光泽的小斑,逐渐发展为近圆形的病斑。中部橙色,边缘淡黄,外有一圈黄绿晕,与健部分开。病斑直径4~5mm,大的7~8mm。病斑表面密生橙黄色小斑点,为病菌的孢子器。天气潮湿时,从性孢子器溢出淡黄色黏液,内含大量性孢子。黏液干燥后,小点变黑,病组织渐变肥厚,背面隆起,正面凹陷,不久在隆起处长出褐色毛状物,为锈菌的锈子腔。锈子腔成熟后先端开裂,散出黄褐色粉末,为锈孢子。最后病斑变黑枯死,仅留锈子腔的痕迹。病斑多时,引起早期落叶。

幼果上的病斑稍凹陷,中间密生孢子器,四周产生锈子腔。生长停滞,引起畸形早落。

新梢、果柄、叶柄上的病斑与幼果上相同,只是在病部发生龟裂,易被风折。

转主寄主桧柏染病后,初期在针叶、叶腋小枝上出现浅黄色斑点,然后稍隆起。第二年3—4月逐渐突破表皮,露出红褐色或咖啡色圆锥形或扁平形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吸水膨胀,呈橙黄色舌状胶质体。干燥时缩成表面有皱纹的污胶物。

2发病规律

梨锈病为不完全型转主寄生锈菌。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绿枝或鳞叶上的菌瘿中越冬。第二年春季在桧柏上形成冬孢子并萌发产生小孢子,小孢子借风力传播到3~5km以外的梨树上萌发入侵。梨树上产生性孢子器及性孢子、锈孢子器及锈孢子。秋季锈孢子随风传回桧柏上越冬。由于侵染循环中缺少夏孢子,所以无再侵染,每年仅侵染一次。

3发病条件

3.1转主寄主

梨锈病的发生与桧柏多少、距离远近有直接关系。方3~5km范围内,如无转主寄主,锈病就很少发生或不发生。

3.2气候条件

3—4月降雨量多,易引起锈病流行。此外风力和风向影响锈菌孢子的传播。温度影响冬孢子的成熟期和成熟度,冬孢子萌发最适温度16~22℃,2—3月气温高低与春雨多少是影响当年梨锈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

3.3品种的抗病性

梨树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很大,中国梨易感染锈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抗锈病。建园时,必须栽植抗病品种。陕南较抗锈病的品种有黄金梨、早酥梨等。

4防治方法

4.1铲除转主寄主

彻底铲除梨园四周5km以内桧柏树,是防治梨锈病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规划新果园时,果园周围2.5~5km内不种植桧柏树。

4.2控制病菌的传播

如不能彻底清除梨园附近的桧柏树,应在3月上中旬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石硫合剂100~150倍液喷桧柏树,以防止树上梨锈菌冬孢子的萌发传播。

4.3适时喷药保护

梨树第一次用药掌握在梨树萌芽时进行,以后间隔10d用药一次,连喷3~4次。在重病区,于梨树展叶期和谢花后各喷一次杀菌剂,防止担孢子的侵染。药剂可选用1∶2∶200波尔多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5000~80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10000倍液、5%霉能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4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等。花期用药应掌握在大多数谢花后进行,避免盛花期用药。

4.4综合措施

采取叶面施肥,清除落地病叶,预防其他病害,及时疏果、套袋,加强土肥水管理等综合措施,可减轻锈病的发生。

参考文字:王继忠. 梨树锈病的发生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