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高纺锤形栽培新模式

    2016-02-26 19:26:35     

我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而作为苹果大省,山东的苹果栽培模式也是历经变革。在上世纪80年代前,苹果的栽培都是以乔砧稀植主干疏层形为主。80年代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为了提高苹果单位面积产量,果农普遍对苹果进行密植栽培。期间,虽然科研单位通过矮化砧木和矮化品种试验,也筛选了一些好的砧木和品种,乔砧密植栽培仍然是主推模式。   山东省水果创新团队专家成员、果农乐视频网负责人、费县果业管理局高级农艺师徐明举认为,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显现出不少缺陷:其整形修剪、控冠和促进结果技术难度大,果农难以掌握,管理费时费工,易致大多数果园密闭、光照不良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模式已很难适应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由此,徐明举推荐、介绍了苹果高纺锤形栽培模式。 给苹果树一个支架   徐明举称,苹果高纺锤形栽培模式是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技术。山东省水果创新团队在我省莱西、招远等地建立的示范园,就采取了矮化砧木、起垄栽培、宽行密植、行间生草行内覆盖、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纺锤形栽培新模式。   示范园内,在树形的选择上首先采用以高纺锤形为主的树形,以减少分枝级次,给每棵苹果树一个支架,让其在中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从而实现苹果结果早、质量好,一年栽植、二年结果、三年丰产(5000斤/亩)的效果。徐明举认为,总结推广这一先进栽培模式,对于推动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增加果农收入,意义深远。 品种与砧木咋选择   徐明举称,采用高纺锤形栽培模式,对品种没有限制和要求,但是果农户发展苹果应选择市场前景看好的一些品种,比如山农红、龙富短枝、烟富3、烟富0、嘎啦、秦阳等。选择品种应注意搭配好授粉树。   在砧木选择上,徐明举介绍说,目前,国内利用较多的是以M9T337、M26、SH等为主的矮化中间砧,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已推行以M9T337为主的自根砧。   根据在山东省水果创新团队莱西示范园试验观察,就自根砧而言,M9T337和M26自根砧相比,树体生长不一样。M9T337存在明显“大脚”现象,树体生长矮小,成花比较容易,结果早,丰产性好。但以M9T337为主的矮生砧木,根系以须根为主,根系喜欢肥沃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所以在建园前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否则达不到理想效果。相比之下,M26树体生长量较大,存在容易出现“小脚”现象,成花能力明显低于M9T337。   徐明举也提醒说,在同等管理条件下,矮化中间砧苗木其生长最小,且树势早衰现象明显,因此选择砧木也不能一味迷信越矮化越好,而应根据建园立地条件灵活选择。比如,在山岭薄地建园的,可以选择平邑甜茶、海棠等乔化砧木。 建园苗木与栽培密度   选择苗木,原则上利用2到3年生、带有分支的大苗。徐明举称,根据我国的国情,建园也可根据情况选择1年生成品苗木或半成品苗,只是这样结果会晚1-2年。如果选用1-2年生苗木建园,苗高应1.5米以上,定干高度1.2米以上或不定干;此类苗可参照3年生苗木管理。   园内具体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长势、砧木长势及土壤肥力来决定。长势强的品种(如烟富3等)或土质条件较好及平地,可采用较大的株行距栽植;长势弱的品种(如嘎拉、美国8号等)或土质条件差及坡地,可采用较小的株行距栽植。徐明举认为,在不同的地区,应形成不同的栽植密度。他建议标准范围在:株行距为1.0-1.5米×3.5-4.5米,每亩80-160株。行距一般为将来控制的树高,株距为行距的1/3左右,可达到宽行密植栽培。   具体栽植一般以秋栽为主,栽后果农应同时注意,做好保湿和冬季防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