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品质提升技术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0-05-23 10:32:00

  山东省桃栽培历史已有3000多年,是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果品。面积和产量多年来稳居全国省级首位,而且品种丰富、名品众多,既有肥城佛桃、青州蜜桃等闻名遐迩的传统历史名品,又有安丘蜜桃、蒙阴蜜桃、莱山蜜桃、莱州仙桃等特色突出的地方名优桃品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市场选择中,这些品种以其优良的品质、鲜明的特色获得了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促进了农民增收。

  20世纪后期,对产量的片面追求使得化学肥料施用量迅猛增长,桃园群体密度、单位面积枝量等急剧加大,桃园郁闭,病虫害多发,种种原因导致生产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果实含糖量降低、风味变淡、口感变差等问题,这在肥城桃上表现尤为突出,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桃品质提升技术研究逐渐被提上重点工作日程。2009年,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的刘伟同志也多次指出肥城桃等一些传统名牌农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并要求尽快研究恢复肥桃品质的技术措施。以此为契机,山东省农业厅提出并确立了“名优桃品质提升技术”推广项目,研究示范推广了山东省桃品质提升技术措施,并己连续立项实施5年。以追求果实品质与安全、近期高效和持续稳定高效兼顾为目标,以强化土壤管理为基础,以优化栽培模式、管理方法为手段,以调理土壤、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简化树形和修剪、花果精管、绿色控害等为关键节点,形成了简单易行、节能环保、弹性应变的现代化桃品质提升技术集成,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示范园,带动了全省范围内该项技术的推广,不仅提升了桃果实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优化了周边环境,获得了近期高效,也为获得持续稳定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将该技术集成要点总结发表,以飨读者。

  1、土肥水管理

  1.1、以产定肥,测土配方

  根据不同品种特点及树龄、树势等确定目标产量,以每生产桃果100 kg,树体约需吸收0. 46kg氮、0.29kg磷(P205) ,0.74kg钾(K2 0)计算,按照树体吸收量的1.5一2倍判断需肥量;采集园片土样,测定其有机质含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结合对树体、叶片等的分析,判断目标园片肥力水平;根据需肥量、现有肥力水平等确定年度所需不同肥料施用量,合理配比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给出施肥配方。

   1.2、适期适地施肥,示范推广缓控释肥

  秋季施基肥,在桃树养分回流期为好,以腐熟有机肥加复混肥为主,每666. 7mZ施入优质农家肥3t以上,同时施入年度施用化肥总量的30%一40 %,推荐使用缓控释肥。在行间或株间开条沟施入,沟深、宽各40 ---50cm,将肥料与表土混匀后回填,缓控释肥料包放在有机肥中间一次性施入。生长发育关键时期适时追肥,根据不同品种需肥特点确定具体施肥时期和单次不同种类肥料的施肥量。追肥宜采用放射状沟施法或全树盘撒施后浅刨覆盖法,有条件的桃园应用水肥一体化,随水施入。放射状沟施法,幼树施在树体投影边缘以内,成龄树施在距主干1 m远左右;起垄栽植桃园施在垄台底部,传统桃园施肥深度20---- 40cm。生长季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氮磷钾及微量元素)。

   1.3、增施高效有机肥,推广生态循环模式

  通过秋施基肥,局部集中增施腐熟的大豆、豆饼等精制有机肥料及腐殖酸类、微生物类肥料,使根系集中分布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5%以上,达到改良调理土壤,增强土壤的长期供给和弹性应变能力的目的。示范推广桃园“畜沼果”生态循环栽培模式及沼渣、沼液应用技术。

   1.4、行间生草,起垄覆盖

  新建桃园实行起垄定植,垄宽80一120cm、高20一35 cm垄上覆盖地膜或覆草。垄台可随树体增大,结合秋施基肥逐年增宽至1.8m

  在大行距的前提下,应用行间生草、树盘覆盖技术。自然生草选留夏至草、牛筋草、虎尾草等品种,种草可选毛叶苔子、首藉、鼠尾草等品种,草长到2030cm时,刈割后覆盖树盘,每年刈割3一4次;也可用收割后的农作物秸秆(麦秸、玉米秸等切碎成5cm左右)等直接平铺在树盘,覆草厚度15一20cm(初次覆草应在25cm以上)。

1.5、节水灌溉,水肥一体

  推广节水灌溉及小沟快流沟旁贮水技术。开花前、果实膨大期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灌水;果实成熟前20--- 30天适当控水,降水量多时及时排水防涝。有条件的果园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

   2、树体管理

  2. 1控制群体密度

  新建桃园采取宽行密株定植,行距原则上不小于4m。对现有栽植密度较大、郁闭较重的桃园,采取间伐、疏大枝或回缩等措施,打开光路,改善冠内光照,使行间冠间距在0. 8以上,透光率达到25%以上。

  2. 2简化修剪

  推广长枝修剪,冬夏修剪相结合的综合修剪技术,合理调整果园群体结构和个体结构。幼树以夏剪为主,对骨干枝延长枝适当短截,非骨干枝轻剪长放,培养骨架,增加枝量,提早结果。初果期树以疏枝缓放为主,迅速提高产量,盛果期树基本不进行短截,疏除过密大枝、弱小枝组,培养结果枝组,维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培养  高光效树形,减少单株枝条级次,保证行间有作业道。

  3、花果管理 ①控制产量。根据品种特点、树势和果园管理水平确定目标产量,通过疏花疏果,调整留果量,使果实在树冠内均匀分布。一是根据花芽分化情况,春季开花前进行复剪,初步调整花枝数量;二是花期视气候情况,按目标产量的1.5 —2倍留果疏花;三是生理落果后疏果,按目标产量的1.2倍定果。②防冻避灾。进行枝干涂白、花前浇水等防冻避灾技术,避免花期霜冻危害。③壁蜂授粉。普及应用壁蜂授粉技术,改善授粉效果,提高坐果率和果实质量;④套袋铺膜。疏果定果后及时套袋,采收前10 —15天摘袋。⑤摘袋后地下铺设反光膜促进果面着色。⑥适期采收。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采收期,就近销售和特殊需求的,适当晚采。

  4、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采取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手段,推广应用杀虫灯、粘虫板、生物制剂以及害虫天敌等绿色控害技术。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的禁用农药,推广使用植物源、矿物源为主要成份的新型农药,改进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文章来源:桃品质提升技术集成   赵瑞雪,崔秀峰,于国合 落叶果树 2016

  编辑:岱下匠农———果业知识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