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二)

    2020-05-22 20:57:07     

  三、费县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抓好品种、品质、品牌。

  1.品种

  果树为多年生经济树种,一年栽植,多年收益,果树栽培的根本在于品种。品种选择的原则为:

  (1)适地适树

  品种在当地适应性是选择品种的最基本要素,每个品种都有它对气候、环境的最佳要求,最好用2-3年时间观察其抗逆性、丰产性、品质、耐储性及树体生长状况是否适合当地栽培方式(如是露地栽培还是保护地栽培),最后再决定是否大面积种植。

  (2)具有市场远景

  品种选择一定要有前瞻性,要综合考虑抗病性、丰产性、内外在品质、耐贮性、货架期和产区优势等综合因素才有可能作出正确判断。要多方面收集信息,整个树种在本地、本省、全国发展的数量、产量,各个早中晚属品种的结构状况,至少要考虑3年后的销售地点的市场需要,是本地还是哪个大城市甚至是出口?是加工还是鲜食等等,选择品种应该有个目标,不能人与亦云,一哄而上。

  (3)名、特、新、稀、优品种

  随着人们的生活从温饱到小康,对果品需求也从量到质、从单一到多样有所变化,因此选择名特新稀优品种,不断适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益,特别是保健性、功能性、强化营养性果品的开发前景广阔,如富钙、富硒、富锌等果品,特色营养的如榛子、猕猴桃、山楂、果桑、欧李、特色梨、大枣、火龙果等果品,都可适当考虑。

  2、品质

  近年来果树种植面积增长迅速,果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最根本的是果品质量的竞争。低档果品卖难和优质果品供不应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所以生产营养丰富、绿色安全、适合人们口味的果品是果业取得高效益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品质,首先要选好品种,第二要改良土壤、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肥水一体化、生草覆草,培肥地力、养根壮树;第三采用高光效树形、郁闭园改造、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第四要精细花果管理,疏花疏果、合理负载;第五要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激素和除草剂用量。第六要制订切实可操作的采收标准,科学地避免果实早采现象。第七采后要进行预冷、分级、包装、运输、储藏等商品标准化处理。

  3、品牌

  果业品牌贯穿果业供给体系全过程,覆盖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是果业综合竞争力的突出体现。品牌果品必须在生产上具有一定规模,按照标准化生产,产品通过筛选、包装或加工始终如一,取得相关质量认证与安全可追溯,注册商标,产品安全、健康、优质,市场认可度高,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口碑。品牌的基础是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核心是品质。所以“无品质就无品牌”,品牌创建要从产品品质上下工夫,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通过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形式,培育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果品品牌。还要通过举办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推介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积累品牌效益。

  (二)做到省力、省工、省钱。

  果品生产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传统经营时代已经结束,果园管理实行省工、省力、安全、高效配套措施势在必行。所以改变传统栽培模式,符合果园机械化操作要求是关键。果园管理要省力、省工、省钱就要做到“六改”,首先坡度小于30度的梯田改为坡地,还要留出掉头地,即可增加土地利用率,又适合机械化操作(如果是陡坡梯田的,也要隔3~5条梯面留出一条可供机械和运输工具进出的操作道);第二改传统窄行乔砧密植为宽行高干矮砧密植栽培,采取高纺锤形、篱壁形等简化树形,采取无袋栽培,合理配置授粉树;第三改传统果园除草为生草覆盖(覆盖杂草、秸秆、无纺布、锯末等);第四改传统大水漫灌人工施肥为肥水一体化;第五病虫害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改为以农业、物理、生物等方法综合防治;第六改传统露地栽培为设施化、信息化栽培(采用避雨、防鸟、防灾配套设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

  (三)确保节能、绿色、生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消费结构也更加优化。一方面倾向于丰富多元的果品消费,另一方面更加重视果品的质量与安全。所以果业生产要立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绿色生产体系,将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贯穿始终,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绿水青山、绿色产品、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融入果业生产中去。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进口农产品质量要求更加严格,果品出口面临新的挑战。这意味着果茶等农产品进入真正的国际化竞争时代,必须加快推进果品绿色发展,节本降耗,提升品质,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一要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毒苗木。二是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栽植防风树,边行树篱,行间要有足够的空间,生草覆盖,以调节生态、保护果园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三是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畜-沼-果”生态循环模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用健康的土壤生产优质的果茶产品。四是提高果品产业绿色发展能力,推广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优先采用自然的、栽培的、遗传的和生物技术的方法,将农药的使用量降到最低限度。重点抓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采取果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虫带、粘虫板、性诱剂、迷向丝等防治措施,人工释放天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重点推广应用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尽可能的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含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减少化学防治次数。

  (四)实现合作、创新、共赢。

  1、合作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必须充分合作,才能实现果品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一是已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合作社要自主或者联合起来提供各类生产经营服务,拓展研发、加工、流通、营销事业,使交易成本、产后环节利润内部化,形成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发挥其服务成员、引领农民对接市场的纽带作用。二是对于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的果农户,应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开展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拓展市场信息、农资供应、绿色生产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果品初加工、果品营销等多个领域的服务。三是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品牌的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由一家或几家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果业、股份合作、全程(半程)服务等形式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基地)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加强上游基地、下游市场体系建设,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四是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鼓励和扶持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主体的发展。

  2、创新

  (1)推广技术集成创新。根据费县果业生产实际,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试验示范,集成多项技术,每个树种根据不同的栽培模式制定一套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技术操作规程,以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

  (2)推动技术服务主体创新。一是公益性服务方式创新,深入推进“互联网+”技术服务行动,通过建立果业智慧云平台、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建立果茶产业大数据,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适时发布果茶产销信息,提供病虫监测预报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服务,完善农业预警体系、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促进产品流通和质量可追溯制度的建立。二是新型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开展生产资料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产品加工流通及农业托管等服务。三是推进金融创新,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果茶产业,形成多方投入的机制。加强农企合作,探索农村合作金融、农业租赁金融、农业信贷保险等服务创新,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3)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现在果业不仅仅是生产、销售,而是渐渐成为休闲、体验、旅游、文化等非生产功能一个载体,未来果业的发展应该更多地注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注重果业多功能性的全方位开发。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间文化、田园教育、户外运动、农家餐饮、养生养老等融为一体,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打造果业全产业链,产生更多增值的环节、增加就业岗位,创新供给,丰富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