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周主场再现科普盛宴

    2017-05-21 01:41:10     

新华网北京5月20日电(凌纪伟)5月20日,以“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为主题的“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拉开帷幕。

活动启幕之际,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接受了新华网专访。伍建民介绍说,北京科技周已经走过了23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公众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品牌,成为推动北京科普事业发展的标志性活动和重要载体,成为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工程,在推动社会公众理解科技、传播科技、应用科技,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1年以来,北京科技周同全国科技活动周同一个主题、同一个主场举行。今年北京科技周的思路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宣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思路规划和重点任务,展示科技创新在落实扶贫开发战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支撑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展示科普展教具和科普图书等智力成果,体验形式多样的科普互动产品,动员引导高校院所和企业开放优质科技资源,让人民群众共享科技改革发展成果,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浓厚氛围。他表示,今年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除了继续保持群众性科技活动所必需的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以外,力求体现三个特点,也就是:展现科技扶贫“精准力”、突出科技成果“创造力”、显示科普产品“感染力”,让这个群众性科技活动品牌不断深入人心、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总书记强调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伍建民指出,今年北京科技活动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展项和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展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展,科技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成果、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以及优秀科普展教具和科普作品,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据伍建民介绍,今年北京科技活动周主场的展览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安排了260个展项和22项主题活动。他向记者描述,参观者来到北京科技周主场,将感受到我国科技扶贫事业3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体会到科技工作者心系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开展定点扶贫、片区扶贫、创业扶贫、智力扶贫和协同扶贫所开展的探索和实践,触摸到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清晰印迹,了解到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科技成果,体验到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和精彩纷呈的互动展品,观察到形态各异的优秀科普展教具,阅读到精彩有趣的科普图书,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环境中,转化为不断提高的科学素养。

展现科技扶贫“精准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形成了扶贫开发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

本届科技周主场在主展厅内,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主题,设置了“科技扶贫精准脱贫成果展示”,共有35个展项,主要展示定点扶贫、片区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等方面的工作成效、科技成果、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体现科技创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

伍建民表示,“科技扶贫,北京在行动”。他介绍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积极发挥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将科技扶贫同科技援疆、科技援藏、对口帮扶和区域合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平台建设、创新要素对接、知识技能培训等途径,在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和西藏拉萨,对口帮扶内蒙赤峰和乌兰察布,同河北、河南、云南、贵州等省区市开展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将北京丰富的科技、成果、人才、资本、服务等创新要素同当地资源禀赋相结合,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帮助当地贫困群众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技能、改善条件,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式”扶贫模式,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了新鲜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

伍建民介绍说,有代表性的科技扶贫成果有: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北京油鸡养殖技术、牦牛奶深加工技术、马铃薯深加工技术、乡村创客计划、科技扶贫大数据平台、爱种网、猪联网平台、小绢人制作、西南绣娘手工坊、苹果新栽培模式等。

突出科技成果“创新力”

拥有一大批“高精尖缺”的原创科技成果,既代表了北京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水平,也是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标志。

伍建民介绍说,在主场的一层西厅,展示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思路规划、重点任务和主要平台。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实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设计图”。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框架下,北京市会同中央单位联合成立了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简称“北京办公室”),形成了“一处七办”的组织架构,这是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架构图”。北京办公室编制形成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形成了今年启动实施的215个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这是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施工图”。

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主平台作为支撑。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这“三大科学城”就是这样的主平台。在一层西厅展示了“三大科学城”的规划沙盘,直观形象地展示了这些主平台的规划定位和空间布局。

同时,一层西厅展示了北京和其他省区市近几年涌现出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涉及生命科学、新材料、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深空深海等五大重点领域,既有实物模型,还可以互动体验,能够亲身感受原创科技成果的重大进展和创造魅力。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主要有:冷板式液冷服务器、3D打印髋关节和人体脊椎假体、国产脑起搏器系列产品、可折叠人工晶体、龙宫探宝、智能安全监测仪器、晓译翻译机、中关村智造大街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等。